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在他的代表作《荀子》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孺子牛。
故事说,在一个小村庄里面,有个贫农家生了一头绝美的小牛,他一看到这头小牛就觉得非常惋惜,因为这头小牛实在太美了,无论是身材比例,还是花纹,都是十分完美。当时正值春耕时节,每个家庭都在忙着种田,贫农家主人也有自己的一分田,但因为岁数已经大了,实在力不从心地想回家安度晚年了,于是他想,如果能够将这头小牛送给苛刻的地主家,说不定可以获得更多好处。
因此,他决定将这头小牛献给地主,地主看到这头小牛也惊叹不已。这周边都是普通的耕牛,这头如此娇艳的孺子牛确实难得。地主开心地问贫农家主人,想怎么酬谢你,贫农想了想,表示他不需要现金或物质上的酬劳,而是只希望孺子牛在养殖上得到良好的照顾。
地主如愿以偿地将这头小牛收在家中,他本以为这头小牛会很快长到骨瘦如柴,但事实上这头小牛越过越肥壮。地主大惑不解,他问贫农家主人,这头小牛为什么不一样,贫农家主人告诉他,他临别前给小牛说过一句话:“我把你献给地主,可你只是一头小牛,现在全靠你自己努力了!”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个人的奋斗精神和义不图存的精神。当然,这里所说的“义不图存”,个人认为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存亡观,起码在此时此地,它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