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简介30字(中秋节的故事:蟾宫折桂)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庆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便是人们共度的佳节。据说,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祭。在古代,人们把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称作‘仲秋节’或‘八月节’。而中秋这个名称,则是隋唐时期的产物。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传说众说纷纭,其中‘蟾宫折桂’的故事是最为推崇的。

据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吕洞宾的仙人,经常来人间赈济贫苦百姓,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他喜欢打擂鼓,比赛诗词,创作诗篇。一年中的八月十五夜,他和几个朋友登上一道彩虹登上了月亮,参加了王母娘娘主持的诗仙大会。大会上,他下了一首《蟾宫曲》。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年少的仙女文思绝妙的赞赏和心仪,得到了王母娘娘的高度评价。很快,他被推选为‘月下文人’。

此后,吕洞宾回归人间的时候常留在八仙家中,和八仙一起饮酒品茶打诗,整夜快活。这个时候,人间的坏人都睡了,所以他们的诗篇才能传入人间。大家就在这个时候定八月十五为每年的诗会,人们在月下赏月唱歌舞蹈,称呼为‘月夕’。到了唐朝,诗会和月夕合并,这个节日才真正被称作‘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人们喜欢吃月饼、赏月、赏桂花、吃柚子等。不过,无论是哪种庆祝方式,都是为了纪念吕洞宾那句‘蟾宫折桂’的诗,借以表达人们向以吕洞宾为代表的文学青年向往、追求美好的心情。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