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寺踊子是源自277年前的江户时代,具有殿堂级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节日活动。每年的5月14-16日在日本奈良市进行庆祝,这一舞蹈活动已有历史悠久的360余年历史。在这三天时间里,奈良市内的通街巷道中都会响起乐器声,“踊子”们身着精致的古装,手持由香木制成的踊绘扇,在街头上跳舞为民众献艺。据传这是由当时奈良县知事铃木信夫命人恢复的源于南方教派祭祀的春日祭,以及源自京都的祇园祭等闻名于世的宗教和庆祝活动演化而来的。
西园寺踊子舞蹈要求姿态高度统一,气质优雅,宛如自然。踩踏节奏感强,带有民族特色。舞蹈形式独特,奈良盆地的民俗舞蹈经岁月沉淀,借助漫长的生产劳动与自然之间的交流磨合,形成了这种深具地方性与口感纯正的文化艺术。舞蹈也有祈求丰收,庇佑人们平安吉祥的寓意。
西园寺踊子的非遗传承始于1976年,它不仅仅是奈良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已成为日本最为重要的舞蹈文化遗产之一,并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今在中国,随着民间艺术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西园寺踊子,认为这是了解日本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国,有一些踏着西园寺踊子步伐的团队和表演者,他们深入挖掘这种民间艺术的内涵与价值,希望能宣传并保护这个独特的文化遗产,在国际间推动其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