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千里蓝山翠竹林,玉笛只在五更破。不信宁芜千万树,总为离人照落霞。”这里的“谁家”指的是“某人”或“某些人”,表达了玉笛声音宛若仙乐,美妙动听的意境。
而“玉笛”一词,最初来源于《诗经》中的《郑风·蝃蝀》:“蝃蝀在桑,其鼓嗍嗍。左手执矛,右手握翟,赫如渥赭,公刘其丑。”这里的“翟”,指的是笛子,后来逐渐演变为如今的“笛子”一词。而玉笛在唐代的诗词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代表高雅艺术和优美音乐的象征。
“暗飞”则是形容笛声悠扬婉转,并且穿过了漫长的路程和厚厚的树林,流传了开来,寄托着离别的思念和不舍。

这里推荐一首著名的竹枝词曲目《暗香》:“暗自摘花不插脚,好梦由他去做,玉笛听了此曲,泪湿云裳短小。”其优美旋律和悠扬节奏,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永恒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