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儿子:李显背后那些故事

李显(652年-680年),唐朝第三位皇帝,武则天之子,小名阿波,泰始九年(674年)十一月为皇太子,掌管国家大权。光宅元年(680年)六月死于废黜前夕。千年以来,李显的形像在历史上一直是颇有争议的。有人贬低他为“太子草”或“阿波种”,也有人看重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在他身上找到一些令人感动的细节。

身为武则天的长子,李显从小背负着父母的压力,在唐高宗死后,母亲武则天即位,他被拥立为皇太子,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子。李显的求学之路很不一般。在十四五岁时,李显开始向尸山血海的老兵请教兵法,认真地研究战场上的问题,时常奔走于刀光剑影之中。他游历了半个玄武湖,对湖中的一切草木鸟兽尤其熟悉,各种地理、历史、医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博识多才。他对政治经济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太子时期的史书《资治通鉴》中,可以看到他多次对武则天的决策进行批判,为唐朝的经济制度和军事力量建设奋斗终身。

然而,李显废黜的原因至今仍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暴虐无度,生性残暴。但也有人观点为其主张改革,其文学修养较高,与武则天观点不一,遭废黜。关于李显的真实性格和才华,甚至生平都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成为唐朝史书上最为复杂的一笔。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