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意思及泉源剖析

洛阳纸贵是古代官员评价一篇文章质量的尺度之一,通俗来说就是指:这篇文章很有价值而且很有影响力。这个成语的泉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唐代,更确切地说是唐代的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那时洛阳城内的群众喜欢张贴文人的作品在城内巷道和重要街道的大屏幕上展示来供行人鉴赏。有些文人的作品稀奇受群众迎接。作品推荐上这种优质尺度的就称作“洛阳纸贵”,并在城内竖起路标。之后徐徐盛行成为一个词语。

十六年八百里,洛阳城里走四遍。那时唐朝,元和年间。河南通志纪录:元和时期,洛阳城内有上百处屏风,城门洞前的都院等处也有壁屏,民众喜欢誊录文人佳句,贴到屏风上,以自娱。有些文人写的字何等的悦目,用了特殊的毛笔和墨水,使得这些作品异常有价值而且很有影响力。这些优异的作品之后被推荐到更多的地方,以至小到陌头巷尾,成为了民间文艺的普及之道。洛阳纸贵的形成史,是古代汉语文化将民间审美看法中浓郁有助于品位择优的元素提炼并完善,历史名人亦或是文化珍品影响的深刻泉源。

现在,洛阳纸贵还经常作为一种术语用来形容当前网络社会下的优质内容。希望我们也能像古代看待文化一样,发现和选择好的文章,分享好的内容,让洛阳纸贵的寄义在今时今日重现。

相关信息